sophiayi
科 長
UID 124575
精華
0
積分 34969
帖子 8031
閱讀權限 70
註冊 2009-7-19 來自 Hong Kong
|
【2012/02/04 貴州都市報】 嘗遍各地小吃 — 台灣美食PK貴陽美味 (提SHOW)
http://gzdsb.gog.com.cn/system/2012/02/04/011330608.shtml
来不及走出摊位尝尝周围的美食,甚至都没注意祈福台附近的钟声是否敲响,更别说去逛逛灯会了……从早到晚,不断为接待来来往往的食客忙得自顾不暇,这是贵阳观山湖灯会庙市美食区各位摊主这段日子的真实写照。
昨日,记者走近两家火爆的美食摊:一个是地道的台湾美食,一个是传统的贵阳美味。两位摊主给大家呈现是大家看到的灯会庙市背后不一样的故事。
蚵仔煎,有点贵阳味道
出镜人·台南黄良能师傅
从开餐厅的父母那传承了一手好技术,台南49岁的黄良能搞餐饮已近30年。自称会做上百种台湾小吃的他,随着近几年台湾小吃在内地备受热捧,也逐渐将生意重心从老家台南转向内地,接连几年参加了国内多个城市的美食节、庙市等活动。
“听说春节贵阳有个大型庙市,加上之前几个台湾同行说这里很不错,我就来了!”刚结束在西安步行街的美食活动,黄良能就直飞贵阳,开启了他龙年春节的首次贵阳之旅——主推他最拿手的、也是号称“宝岛第一小吃”的蚵仔煎。
保证品质,每天打车进原料
炒熟蚵仔(海蛎 )、然后用鸡蛋蔬菜与番薯粉等特殊调料一起煎制而成。黄良能说,做蚵仔煎,原料并不复杂,除去他不肯透露的“独家秘方”调料外,材质的新鲜最重要。
所以,1月14日就早早飞到贵阳的黄良能,在敲定了商铺事宜后,第一件事就是去逛市场:菜场、海鲜市场、副食品批发市场——精心挑选原材料。“蚵仔一定要新鲜,不然调料再怎么好都白费。”因为住在观山湖公园附近的酒店,加上对贵阳不熟悉,每天早上黄良能都只能打车去不同的市场采购原材料。“多花点钱无所谓,关键是不能砸咱们台湾名小吃的招牌!”
蚵仔煎,融入贵阳口味
“我有个习惯,每到一处,都要事先看看当地人的饮食习惯,尝尝当地口味。”黄良能说,这是多年做餐饮的习惯。
贵阳人爱吃香辣。黄良能几天转悠下来后,决定在此次的蚵仔煎调料酱中,多放些辣椒。“毕竟两地相离甚远,台湾口味偏酸甜。我适当加点辣椒,相信贵阳人更容易接受。”
这也并非黄师傅的首次创新。此前在国内多个城市,他都是如此且收效甚好。比方说:在重庆,他会加点花椒;在西安,则直接不放辣椒。
头次来,他就爱上了贵阳
“贵阳人敢尝鲜,肯消费,这大大出乎我们预料!”起初还有些担心因地域口味相差甚远而没人欣赏,没想到蚵仔煎备受贵阳食客尤其是小年轻的钟爱。
挂着偶像剧《转角遇到爱》的大幅海报,台湾明星罗志祥和大S手中捧着让人垂涎的美食;一旁也亮出自己“大师”掌勺的“靓照”……黄师傅精心“装备”的摊位,让无数年轻食客冲着明星的“特别推荐”和诱人香气停下脚步,把摊位围得严严实实。
“在贵阳过的这个龙年春节让我很难忘。”黄师傅透露,他和此次组团参加的多位台湾同行已初步约定:今年“五一”黄金周,争取再来贵阳办个台湾美食节。下一步,他还想把分店开到贵阳。
◎◎美食链接
蚵仔煎
台湾、福建等地的特色小吃,口感香脆,内馅香滑。关于它的起源,有一则有趣的故事。民间传闻,西元1661年时,荷兰军队占领台南,郑成功从鹿耳门率兵攻入,意欲收复失土,郑军势如破竹大败荷军,荷军在一怒之下,把米粮全都藏匿起来,郑军在缺粮之馀急中生智,索性就地取材将台湾特产蚵仔、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饼吃,想不到竟流传后世,成了风靡的小吃。
台湾小吃“组团”贵阳行。
黄良能“操刀”制作蚵仔煎。
[ 本帖最後由 sophiayi 於 2012-2-4 12:18 PM 編輯 ]
| ●只用行動來保護玻璃心 - 羅志祥
●偶的微博
http://www.weibo.com/u/1737351410
●偶的Instagram
http://instagram.com/sophiayi |
|